首页

傲柔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2 20:02:31 作者:【台青在大厂】台青设计师在大厂:刚从意大利回来时 觉得没有比上海更方便的城市 浏览量:23869

  中新网济南4月25日电 (王采怡 孙婷婷)作为继雄安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二个起步区,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(以下简称“起步区”)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产业,并把布局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。

4月25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起步区获批成立三周年建设发展情况。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

  山东省人民政府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起步区获批成立三周年建设发展情况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春义在会上表示,起步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,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,可以概括为:育林、育苗和育种。“这三个词分别对应: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生态、着力培育未来产业体系和着力培育科技产品应用。”

  徐春义透露,氢能是起步区抢抓未来产业先机的重要着力点。当前,起步区正在与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推进总投资1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的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,年产能各1000台(套)的发电燃料电池、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燃料电池三条生产线已经投产。该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100亿元。

  徐春义称,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起步区的一张闪亮名片,中科新经济产业园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机遇期,引入“中科系”科研院所,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、产业化,部分科技成果已进入市场推广期。其中,首台燃气轮机已实现商用,工业核检测、医学核设施等产品拿到市场订单,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,成长势头良好。

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副主任韩瑜介绍说,该区设立3年来,加快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,开工建设多个重大公共服务设施。其中,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用,与山东省实验小学、济南幼高专幼教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的起航实验小学、起航实验幼儿园已经招生,黄河体育中心、山大二院北院区、国际学校、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项目有序推进。“这些重大的、标志性的公服配套设施,让黄河北的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,也成为体现新城品质的地标名片。”

  当天,会议还发布了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》。《清单》主要涵盖了起步区主导产业、未来产业、城市副中心示范区、产业服务机构等四大领域15类73项机会。其中,未来能源产业机会8项,智能车、机器人、元宇宙、人工智能、未来材料产业机会各5项,中国芯、现代农业产业机会各4项,新金融、泛航空产业机会各3项,新会展、空天动力、核技术研究与应用产业机会各1项,产业服务机构机会3项,城市副中心示范区项目20项。

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孙斌介绍说,2023年,该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,较2020年同比增长101%,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加速释放。“3年来,起步区加快规划编制和新城建设,系统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,深化绿色低碳发展路径,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合作,从开局起步快速转入成形起势的新阶段。”

  据了解,2021年4月25日,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,正式拉开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的大幕。截至今天,起步区获批成立已满三周年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5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002元 下调8个基点

纵观世界发展史,几乎就是一部大国引领世界前行的历史。尤其自新航路开辟以来、工业革命兴起之后,人类社会日益连成紧密整体,世界级大国的崛起与更迭,深刻影响世界格局。那些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国家,备受全球瞩目,也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。

【两会30秒】教育部部长:建成教育强国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、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

杨伟民:应通过身份证制度改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

广州8月31日电 (王坚 雷嘉仪)“改革创新·设计驱动——2024广州设计之都开园两周年庆典暨设计赋能+系列活动”31日在广州白云区启幕。当日,广州市国际新锐设计师联盟在活动现场宣布成立,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办公室、国际设计之都工作室等宣布入驻设计之都,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发展赋能。

近200名海外侨商侨领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寻商机

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徐启华介绍,在持续两年开展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的工作基础上,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,目前正在起草《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》和《陪诊服务规范》两项团体标准,拟于本年度向社会发布,将对陪诊师的综合素养、培训内容、服务要求等提出细化要求,以期推动陪诊服务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。

微视频|跨越文明的对话

围绕“养好虾、养大虾”目标,潜江探索推广“四季有虾”及“虾稻共作”繁养分离养殖等新模式,提升小龙虾养殖户综合收益。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挺介绍,“截至2023年底,全市亩均产出大虾比例已提升至60%以上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